永然地政士事務所 李廷鈞地政士
根據民國106年4月8日經濟日報A6版記者莊琇閔、劉懿慧、陳美玲「北市拆釘子戶,須二階協商」、中國時報記者黃意涵「的報導,台北市政府於民國106年4月7日於晶華酒店舉辦「居住正義論壇」討論都更效能,對此都更處長說明代拆門檻,表示代拆未來不以戶數比率決定,而是經過二階段二次協商,經過專案小組審查評估台北市政府才可代拆。
會場外有許多不同意都耕的民眾拒繼抗議政府不應協助代拆,但會中業者和都更同意戶則表示政府應該要強化依法代拆,對此都市更新處強調,未來實施者即使取得拆除執照,仍要經過二次協調,專案會議之後才能自拆或代拆。
台北市都發局林洲民局長表示,台北市原定都更不同意戶必須要在10%且五戶以下,才可以申請台北市政府代拆,不過北市府傾向於修改規定,未來不以戶數比率為門檻,預計一個月公告新的法案。對於長安西路的拆除案,雖然建商依法取得拆除執照,卻沒有經過協議而偷拆,因為公安疑慮政府雖代為拆除不安全的部分,但建商將面臨民、刑事訴訟。
不動產公會全國聯合會吳寶田理事長表示,如果都更同意戶已達99%,只因為1%住戶不同意就打回原形,對於同意戶太殘忍,所以應該有專門單位處理釘子戶的仲裁。而台北科大建築系李威儀副教授也表示,如果少數人用耍賴來爭取個人利益,等於背叛鄰居,這相當不道德。都更審議委員趙正義也表示,《都市更新條例》第36條代拆法令已經完備,但政府不敢執行代拆,不認為只要有八成住戶就可代拆,可以提高到95%,但不可能百分之百同意。
筆者認為,台北市30年以上的房屋有48萬戶,佔全部台北市房屋的55%,都市更新的推動對台北市的市容、居住安全相當重要,如果因為少數一兩個釘子戶,為了個人的利益獅子大開口,都更案無法推動,對於其他同意戶也相當不公平,這時政府應該要展現公權力,不然多數人真的會被少數人綁架!
永然聯合法律事務所李永然律師長期關注都市更新,對於台灣目前的「都市更新」非常不滿意;由於台北市郝前市長團隊沒有妥善處理「文林苑」事件,讓「都更」被汙名化,造成今日都市更新難以推動的現況。柯市長一定要提振「公權力」,為了人民「居住權」的保障及「居住安全」,台北市一定要加速推動都市更新,台北市的市容及居住安全,才能獲得改善,柯市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