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齡化社會「下流老人」卻日增南韓老人得工作到72歲才夠活| ETtoday財經雲| ETtoday新聞雲

永然地政士聯合事務所   常晉誠

    根據民國110928日自由時報A11記者徐義平「老人住老屋  北市7萬宅銀髮獨居」的報導,就算老公寓房價老來俏,但老公寓對於行動不便的老人有如「困籠」,尤其是340年以上的老舊公寓多數沒有電梯、沒有無障礙設施,「老人住老屋」的「雙老問題」更嚴重,以台北市為例,單獨一名老年人口居住宅數就逾7萬宅。

    截至今年8月底,北市65歲以上老年人口數超過50萬人,占全市人口比重近2成,對照今年第2季「僅老年人口居住宅數」,北市高達9.18萬宅,其中單獨一名老年人口居住逾7萬宅,占老人居住宅數比重逾76%

    房地產業者指出,若老人獨居,又居住在無電梯老公寓裡頭,將形成「老宅困老人」現象,建議擁有老公寓產權的老人可透過「以房養老」或將老公寓趁高價時賣掉後,搬到北市以外有電梯的大廈居住。

    藉由本篇報導筆者做一個論點分享,台灣已進入高齡化社會是個不可否認的事實,而六都之中的首府「台北市」卻面臨最大的考驗,報導中記者提到說關於要讓獨居老人申辦以房養老或是要讓老人搬離原住處來解決此問題,在實務上實施是一個非常困難的政策;首先年紀較長的長輩有一個很深的觀念,就是當年打拼這麼辛苦那一定要把這得來不易的房子守住,當他們了解當房子的價金給付完不動產就不屬於他們時,當下對不動產會有種強烈的占有慾,且有排他意識的存在;其次要把他們往外地遷出並不容易,長輩通常對自己居住較久的區域有地緣性、依賴性,對於要重新適應新生活往往都不會選擇同意。

    永然聯合法律事務所李永然律師也認為目前台灣的老屋過多,影響「居住安全」,已眾所周知,政府也不斷地立法、修法,推動「都更」、「危老重建」,可是成果依然有限;針對「老屋困老人」的「雙老問題」又是一值得重視的問題,希望政府能靜下心來,整體思維,提供更好的良策,不要造成類似高雄「城中城」的遺憾,再去「亡羊補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李廷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